专家解析何为心身疾病

时间:2019-05-12 00:58

核心提示

专家解析何为心身疾病 2019年05月10日16:50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在10%~60%之间,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

专家解析何为心身疾病

2019年05月10日16:5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心身疾病又称心理生理障碍,是一组发生发展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如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肠易激综合征等。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在10%~60%之间,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它是如何发生发展的,又该如何治疗?2019年5月15日(周三)15:00-16: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张捷将在“人民好医生”App进行科普直播,并在线解答大家关于心身疾病的各种困惑,别错过哦!

专家简介

张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心身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卫生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擅长:针药并用、中西结合治疗焦虑症、抑郁症、失眠、更年期综合症及躯体疾病伴发的情绪障碍等。并从事心理治疗工作。

出诊时间:周一、周二全天,周三、周四上午,专家门诊。周二晚特需门诊。

心身疾病是并列于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的第三类疾病,长期以来,心身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是造成死亡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已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门诊与住院患者中约有1/3患有心身疾病,人群的心身疾病的患病率在10%~60%之间。

心身疾病的主要特点

1.以躯体症状为主,有明确的病理生理过程;

2.某种个性特征是疾病的相关因素;

3.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心理社会应激(如生活事件等)和情绪反应有关;

5.心身疾病通常发生在自主神经支配的系统或器官;

6.心身综合治疗比单用生物学治疗效果好。

如何预防心身疾病的发生?

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和生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心身疾病的预防也应同时从心、身两方面进行。

心理上:对那些具有易怒、抑郁、孤僻及多疑等明显心理素质弱点的人,应及早通过心理指导健全其人格;对于那些有明显行为问题者,如吸烟、酗酒、多食、缺少运动及A型行为等,用心理行为技术予以指导矫正;对那些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存在明显应激源的人,要及时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或消除心理刺激;对出现情绪危机的正常人,应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躯体上:某些具有心身疾病遗传倾向的患者(如高血压家族史)或已经有心身疾病先兆征象(如血压偏高)的患者,则更应注意加强心理预防工作。

总之,心身疾病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预防工作是多层次、多侧面的。常见的心身疾病有哪些?又该如何治疗?记得参与本期直播,与名医大咖在线互动!

如何提问和收看直播:

一、下载人民好医生App,进入“名医直播”栏目进行提问。

重要提示:

提问尽可能详尽,如年龄、性别、具体症状等写清楚。诊断证明、照片可在“提问框”右下角内添加图片发送。

人民好医生客户端只提供疾病咨询、就诊建议,作为您的就医参考,不做具体诊断和开处方! 

(责编:林成汉、权娟)

人民健康APP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网约护士”试点近三月 居家护理还需迈过哪些门槛?   打针、静脉采血、伤口换药……这些常见的医护服务以前必须到到医院或社区才能进行,对于失能人士或者行动不便的患者来说,如果没有家人的帮助,还是很不方便。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网约护士”开始走入人们的生活,只需动手点击手机APP,就可以享受便捷的护士上门服务。今年2月12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如今,距离通知颁布已有两个多月,试点工作有何进展,又面临哪些问题?【详细】

养成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你健康一辈子   几串葡萄能让皮肤更细腻,一杯绿茶能让头发更浓密。英国《魅力》杂志近日发布的《人体修复食谱》指出,某些食物能够让你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完美。【详细】


相关新闻

哪些人易患心理疾病?这6类人要做好心理保健

内蒙古确定疾病预防控制服务能力新目标

研究:中年人士精神压力大患心理疾病风险更高

情绪得不到释放,会伤身

心理完全健康人群仅一成

泸州市民患这41种特殊疾病 可申请享受门诊特殊疾病待遇

躯体疾病可能引发精神障碍

职业心理疾病引担忧 女性成为最大受害者


精彩图集

初夏要严防心脑血管病!

生命在于运动

心肺耐力强,女性心脏好

太阳镜最好两年一换

闭目养神 养生妙方!

饭后散步有助养生

服药,别忘这几个原则

年轻时心情差,老了爱忘事

抗癌生活做好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