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28 07:23
新华社上海9月26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26日在沪召开的2019“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三年来,通过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凝聚沿线国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识,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科技共同体”,成效初显。据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国庆介绍,“...
新华社上海9月26日电(记者张建松)记者从26日在沪召开的2019“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上获悉,“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三年来,通过有效的协同合作机制,凝聚沿线国家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社会各界共识,打造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科技共同体”,成效初显。
据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傅国庆介绍,“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是上海推进 “一带一路”成为创新之路的重要实践。自2016年成立以来,联盟通过与“一带一路”国家共建联合实验室、联合培养人才、邀请沿线国家杰出科学家来华工作、开办先进适用技术、科技管理与政策培训班等方式,积极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发展服务,探索一条互利共赢的科技创新合作之路。
据“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介绍,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26个会员单位。其中,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和中科院曼谷创新合作中心,是26日最新加盟的两个新会员。
上海交通大学与莫斯科航空学院都是“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双方深入合作,目前已成立了中俄联合研究院,开展本科双学位项目和硕士双学位项目的合作,并将逐步建立联合科研中心。2016年成立的上海交通大学保加利亚中心,也与保加利亚的多所大学和学术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在索菲亚大学成立了分中心。
依托上海市“一带一路”青年学者项目,上海大学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与泰国国家纳米中心开展了深度合作。上海大学还与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紧密合作,联合打造中白高校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重点加强与科技产业园区、金融资本、行业骨干企业合作,有效推进了优秀科技成果在对方国家转移转化。
中科院上海分院通过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围绕“一带一路”国家的生物医药,能源环境、材料等重点领域,开展国际合作计划,成效显著。
2019“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国际研讨会,由“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联盟主办,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共同承办。在为期两天会议期间,来自近20个国家150位代表,围绕人口健康、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主题,深入探讨打造“科技共同体”。
(责编:赵春晓、吕骞)
专注清洁行业28载,莱克助力洗地机加速普及,彰显专业品牌实力
2022-09-05微星在日本发布 RTX 3070 哥斯拉联名显卡,约合 6879 元
2021-07-10英特尔初代 10nm 低压处理器从此退场,14nm 十代和大小核混合 CPU 一并
2021-07-10vivo V21 5G 手机在国外开售:天玑 800U 芯片,约 3570 元起
2021-07-09【IT之家评测室】惠普 VICTUS 光影精灵 7 体验:全新外观,高性价比之
2021-07-08realme C21Y 手机在国外开售:紫光展锐 T610 芯片,约 985 元
2021-07-07高通要告别 Arm 自研移动芯片架构,欲用“苹果团队”打败 M1
2021-07-06微星发布支持 TPM 2.0 的主板列表,开启功能后有望支持 Win11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