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11 17:33
经对发现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一块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的分析,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得出最新结论,早在16万年前,人类就在青藏高原活动。这是记者近日从兰州大学得到的消息。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
经对发现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的一块古人类下颌骨化石的分析,兰州大学研究团队得出最新结论,早在16万年前,人类就在青藏高原活动。这是记者近日从兰州大学得到的消息。
近日,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杂志在线发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带领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最新研究成果“青藏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丹尼索瓦人的下颌骨化石”。
该研究团队对上世纪80年代发现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夏河县甘加盆地白石崖溶洞的一块人类下颌骨化石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显示这块化石形成于至少距今16万年前。研究人员在对化石进行了古蛋白分析时显示,该化石在遗传学上与阿尔泰山地区丹尼索瓦洞的丹尼索瓦人亲缘关系最近,可以确定其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丹尼索瓦人是发现于西伯利亚丹尼索瓦洞的一支神秘的中晚更新世古老人群,其人骨遗存目前只发现于丹尼索瓦洞,且仅有几件孤立牙齿和骨骼碎片。
已有研究显示,现代智人于距今3万年至4万年到达青藏高原,距今3600年前开始在麦作农业的支持下大规模定居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此次新研究表明,可能携带了适应高寒缺氧环境基因的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先于现代智人来到青藏高原,且在第四纪最大冰期时已成功生活在这一寒冷缺氧的高海拔区域,这一研究成果不仅将青藏高原史前人类活动历史由距今4万年推早至距今16万年,且为进一步揭示现代藏族和夏尔巴人群的高海拔环境适应基因来源提供了新线索。
自2010年起,陈发虎领衔的兰州大学环境考古团队开始对夏河人化石及其发现地进行研究,在化石出土地甘加盆地进行了近10年的考古调查,不仅新发现两处旷野型旧石器遗址,且在白石崖溶洞开展了正式考古发掘,发现大批可能与该化石共存的文化遗存,为进一步研究夏河丹尼索瓦人的文化内涵、行为特征和高海拔环境适应策略等问题提供了关键材料。(马富春)
(责编:卢静(实习生)、熊旭)
专注清洁行业28载,莱克助力洗地机加速普及,彰显专业品牌实力
2022-09-05微星在日本发布 RTX 3070 哥斯拉联名显卡,约合 6879 元
2021-07-10英特尔初代 10nm 低压处理器从此退场,14nm 十代和大小核混合 CPU 一并
2021-07-10vivo V21 5G 手机在国外开售:天玑 800U 芯片,约 3570 元起
2021-07-09【IT之家评测室】惠普 VICTUS 光影精灵 7 体验:全新外观,高性价比之
2021-07-08realme C21Y 手机在国外开售:紫光展锐 T610 芯片,约 985 元
2021-07-07高通要告别 Arm 自研移动芯片架构,欲用“苹果团队”打败 M1
2021-07-06微星发布支持 TPM 2.0 的主板列表,开启功能后有望支持 Win11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