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2 20:57
新型“虚拟现实皮肤”能传递触觉 可用于社交媒体、假肢控制和电子游戏 据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工程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可通信、可覆盖皮肤表面的无线触敏界面。这个装置通过机械振动的方式进行信息通信,可作为虚拟现实(VR)合成皮肤,应用于社交媒体、假肢控制和电子游戏。 虚拟...
新型“虚拟现实皮肤”能传递触觉
可用于社交媒体、假肢控制和电子游戏
据英国《自然》杂志21日发表的一项工程学研究,美国科学家团队报告了一种可通信、可覆盖皮肤表面的无线触敏界面。这个装置通过机械振动的方式进行信息通信,可作为虚拟现实(VR)合成皮肤,应用于社交媒体、假肢控制和电子游戏。
虚拟现实技术又称灵境技术,其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等,最基本的实现方式,就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而“VR皮肤”,顾名思义就是可以让用户通过一块“皮肤”,真实感受到虚拟现实中的虚拟物体的技术。
此前许多实现所谓可通信“VR皮肤”的方法,都需要借助紧贴在佩戴者身体上的多组有线电极。这些电极通过产生振动来刺激感官体验。但事实证明,要找到能产生目标反应的合适电压和电流,又不给皮肤造成疼痛或电刺激损伤,绝非易事。
为了制造一种更舒适的柔性界面,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约翰·罗杰斯及其同事,设计了一种装置,包含无线免电池电子系统和可穿戴触敏界面的系统,并描述了所需的材料、器件结构、供电策略和通信方案。这款“VR皮肤”可以通过嵌在柔性材料中的振动致动器阵列,实现电子可编程通信以及身体的感觉输入。
研究团队用一系列应用,演示了这款“VR皮肤”的功能。比如,这个系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向心爱的人传递触觉感受,复制手部假肢抓握的物体形状,还能让电子游戏玩家在佩戴时感受到战斗类游戏中的攻击。
总编辑圈点
VR中的触觉体验还是障碍吗?通过佩戴“VR皮肤”,可以在虚拟环境中伸手感觉到丝缎的光滑和沙砾的粗糙、一只小狗的温暖和一条蛇的冰凉,并将这种感触传递给他人。更妙的是,其无线免电池设计极大增强了用户的沉浸式体验。而在现实世界中,这一原型还可能在神经科学领域展开,用于康复研究,一些失去触觉的病人,很有可能通过它找回触碰东西的感觉。
(责编:乔雪峰、吕骞)
专注清洁行业28载,莱克助力洗地机加速普及,彰显专业品牌实力
2022-09-05微星在日本发布 RTX 3070 哥斯拉联名显卡,约合 6879 元
2021-07-10英特尔初代 10nm 低压处理器从此退场,14nm 十代和大小核混合 CPU 一并
2021-07-10vivo V21 5G 手机在国外开售:天玑 800U 芯片,约 3570 元起
2021-07-09【IT之家评测室】惠普 VICTUS 光影精灵 7 体验:全新外观,高性价比之
2021-07-08realme C21Y 手机在国外开售:紫光展锐 T610 芯片,约 985 元
2021-07-07高通要告别 Arm 自研移动芯片架构,欲用“苹果团队”打败 M1
2021-07-06微星发布支持 TPM 2.0 的主板列表,开启功能后有望支持 Win11
2021-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