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19 01:08
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孩子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校期待有相应的课程和优质的书籍提供给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传统文化课程也在逐步铺开。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走心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领...
近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在培养孩子文化素养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学校期待有相应的课程和优质的书籍提供给教学一线的老师们,一些带有实验性质的传统文化课程也在逐步铺开。那么,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地让孩子们走心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领悟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之魅力呢?
5月9日,一场别开生面又意义非凡的传统文化课程微论坛在上海市第二师范附属小学举行。国家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获得者、全国教育改革创新优秀教师、上海市特级教师黄荣华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的主创者,在会上详解了该课程体系的构思由来、脉络结构和创新意义。著名教育学家于漪,“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题组成员,杨浦区小学语言文字分管教师,二师附小教育集团语文教师 ,虹口、徐汇、闵行、浦东、静安等部分学校语文教,上海市教师培训市级共享课程——“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选修教师参加了研讨会,并通过课堂研讨和微论坛的形式,分享课题组在实践中的经验与感悟。
教育,从汉字出发抵达心灵,汉字点醒家国情怀。
“一个‘国’字,蕴含着无限丰富的文化含义和中国精神,像爱国诗人陆游一样,做个有家国情怀的高境界中华人。”论坛伊始,被称为“国字谜”的二师附小教育集团语文教师钟婕为在场300余名教师带来一堂精彩的课堂展示《国(国家)》,钟老师根据黄荣华老师的课程体系,结合自身授课特点,引经据典,逐级深入,带领学生由浅入深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授课从“国”字的甲骨文到简体字的演变出发,围绕古诗《示儿》展开,进行文化点醒,带领同学们重新认识了“国”字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基因点。这堂识字教学课,无疑是丰实的、立体的,传递出来的“文化”含量是巨大的。随后进行的微论坛环节,课题组成员就“智慧传译”话题展开了精彩讨论,回顾了该校自2018年1月加入“上海市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的课题组以来取得的教研成果,并结合刚才的示范课分享了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感悟。
黄荣华老师从“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研究出发,同在场教师分享了课程的背景、意义、特征及编写体系。在编写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黄老师和他的团队
从看得见的文字入手,到不易看见的文字背后的事理与人情,再抓取更不易发现的与现代人及其生活的内在关联。聚焦“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这一总目标,以“中国立场”为基座,以“世界眼光”“宇宙意识”“人类情怀”为支点,以48个优秀基因为基本载体,引导学习者思考——我是谁,我与世界构成怎样的关系,我该怎样去建设世界,最终成就自己的理想人生。应该说,这套“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课程”既有文化义理的提炼,又有知识层面的普及,更有面向当代意义的文化点醒,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新范式,破解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界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难题,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实践中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传统文化基因是把种子,教师要种在孩子的心中,要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在微论坛现场著名教育家于漪表达了对青年教师的殷切期待,她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中的民族精神比作种子,认为如果能在从孩童时代种下,将来不管是怎样的风风雨雨他都能披荆斩棘,这就是刻骨铭心的启蒙对孩子终身的滋养。于漪老师对该课程提炼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的创新编写体系,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现在黄荣华老师提炼出的这48个字,可以说是‘一以当十,一以当百’,如果真正能够传承下去,对我们的后代而言,就是在塑造他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48个字破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黄荣华老师在传统文化教育领域深耕细作多年,组建权威团队,提出了“优秀基因”“现代传译”的核心理念,提炼了“中、华、大、地、诗、书、礼、乐、仁、义、智、信、亲、师、友、学、汉、唐、文、史、日、月、江、河、儒、墨、道、法、神、龙、圣、国、忠、孝、廉、耻、修、齐、治、平、阴、阳、五、行、天、人、合、一”这48个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点,并用6个符合儿童认知的板块对优秀基因点做现代阐释。每个基因点均由表层、中层、深层3个层级展开,形成由表及里的相对独立又紧密相连的单元组,3层共48个单元组,144个单元。
48个基因点适应不同学段的六个层级,更用六大板块对基因点的阐释:“字之象”追根溯源,描述基因点汉字的本义和在本课程中体现出来的核心意义;“诗之声”诗意发现,精选最能阐释该基因点的古诗进行解读;“文之韵”文脉贯通,讲解该基因点的一段或两段(篇)古文;“事之理”事理相得,讲述一两个故事,以事例呈现这一基因点在生活大事方面的形态;“人之情”生命体验,选取这一基因点在日常生活中“人之常情”的表现;“文化点醒”最终觉醒,将“字、诗、文、事、情、理”熔铸一体做联结阐释,实现古今联通、现代“传译”,让当代儿童更好地认识、理解、欣赏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实现古今生命的对接,并最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当代儿童前行的生命原动力,培育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
据悉,该课程配套书籍“中华传统文化优秀基因现代传译”丛书,已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并配有指导教师授课的相关教师用书和培训课程。该课程在上海、江苏、浙江、山西、江西、河南等地多所实验学校开设了对应实验试点,取得了很好的反馈和优秀的教学成果。
2024 中国 — 东盟数字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4-08-29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筑梦青春乡村振兴服务团2024年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
2024-07-11拥抱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洛
2024-05-23高中生走技术路线,学什么专业好?往汽车新能源方向发展怎么样?
2024-05-13中考焦虑退!退!退!成绩不理想,如何在择校黄金期快速选择适合自己发
2024-05-13【答疑解惑】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成绩还是很差,不想学习怎么办?读职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