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3 10:12
内容提要: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随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科普知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天津北方网讯: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随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科普知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推广健康知识引导人民追求健康生活,利用公益科普课程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科普展演宣...
内容提要: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随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科普知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天津北方网讯:科技创造美好生活,随着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科普知识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推广健康知识引导人民追求健康生活,利用公益科普课程可以了解海洋生物,科普展演宣讲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如此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即将亮相天津。据悉,天津市第35届科技周活动将于5月22日(星期六)上午9:30在梅江会展中心N4展厅开幕,活动持续至28日。
本届科技周活动围绕“百年回望: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发展” 主题和“智能时代 数字社会 全域科普”副主题,组织“众心向党”“全域科普”“智能时代”“数字社会”四个系列活动。
据了解,第十一次全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显示,2020年天津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6.58%,高于全国总体水平6.02个百分点,位于全国第三,超过了“十三五”规划16%的预期目标,全市公民科学素质进入到加速增长阶段。今年2月1日,中国科协发布2020年度科普中国数据,我市14个区科协获评“区县级科协优秀组织单位”,占比达87.5%,位居全国第一。
如此亮眼的数据,离不开天津多年大力开展科普工作。天津在全国率先提出“全域科普”的理念,为新时代强健“科普之翼”,推进科普工作提质升级提供了天津方案。2021年以来,全域科普工作强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百姓日常生活的深度融合,努力构建充满生机活力、自主循环发展的科普生态。全市36个市级纲要办成员单位、16个区科技部门和科协组织,聚焦创新发展大局,利用网络、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资源,通过千名专家进基层、科技“三下乡”等品牌,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活动。
全民参与共享是全域科普的初心,也为科普工作提供了内生动力。截至4月份,全市开展基层群众性科普活动2800余场,北辰区的“科普星期六”,武清区、河西区的“青少年科普活动”,宁河区的“科普大拜年”,蓟州区的“科普大篷车”等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厚植创新沃土发挥了积极作用。
天津市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夏秋雨说:“未来,我们还将大力推进全域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深化全社会动员的全域科普体系,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抓基本’‘打基础’,为建设创新型城市、智慧型城市、文明城市提供有力科普支撑。”(津云新闻记者苑美丽)
2024 中国 — 东盟数字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4-08-29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筑梦青春乡村振兴服务团2024年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
2024-07-11拥抱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洛
2024-05-23高中生走技术路线,学什么专业好?往汽车新能源方向发展怎么样?
2024-05-13中考焦虑退!退!退!成绩不理想,如何在择校黄金期快速选择适合自己发
2024-05-13【答疑解惑】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成绩还是很差,不想学习怎么办?读职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