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20 08:53
内容提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传统,祖先信仰源于对家族、祖宗的崇拜和礼敬,清明墓祭亦是由来已久的礼俗传统。但时过境迁,在倡导文明、健康、新风、绿色、节俭的今天,传统的“墓祭”方式渐现缺欠,“网络祭扫”因其顺应疫情防控形势、形式多样、安全文明等特点渐受青睐。 “...
内容提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传统,祖先信仰源于对家族、祖宗的崇拜和礼敬,清明墓祭亦是由来已久的礼俗传统。但时过境迁,在倡导文明、健康、新风、绿色、节俭的今天,传统的“墓祭”方式渐现缺欠,“网络祭扫”因其顺应疫情防控形势、形式多样、安全文明等特点渐受青睐。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华民族历来重视文化传统,祖先信仰源于对家族、祖宗的崇拜和礼敬,清明墓祭亦是由来已久的礼俗传统。但时过境迁,在倡导文明、健康、新风、绿色、节俭的今天,传统的“墓祭”方式渐现缺欠,“网络祭扫”因其顺应疫情防控形势、形式多样、安全文明等特点渐受青睐。
网上祭扫,省去舟车劳顿,传承文明家风。清明假期,在外务工的人为遵循墓祭习俗不免要回乡祭扫,短期内的舟车劳顿既让人疲惫不堪也徒增了往返成本,缩短了家人相伴、寄托哀思的时间。而利用网络,只需轻点鼠标即可完成真人拟拜、敬献鲜花、点烛烧香、敬酒献供等祭奠仪式,还可完善逝者信息、上传影音相册、撰写追忆文章等形式创建专属纪念馆。通过网络了解先辈故事、遥寄对亲人的思念,增强家族凝聚力的同时文明家风也打破了时空的隔阂,得以传承延续。
网上祭扫,告别烟火香烛,守住万物“清明”。“清明”,既有文化内涵也是自然节气,形容仲暮春之交天气清澈,万物春和景明之象。但传统的祭扫模式中香烛纸钱、鞭炮酒供“应有尽有”,在干燥多风的春天难免火灾隐患,燃烧产生的烟雾和灰烬更是污染空气、破坏环境。网上祭扫不仅用电子蜡烛、鲜花、鞭炮等虚拟产品代替实物,减少了经济浪费,更拓展了网上献花、播放音乐、书写寄语等新型祭祀模式,形式多样且绿色环保,表达追思之情的同时也守住了环境清明。
网上祭扫,改变墓祭形式,不变思时之敬。“祭扫不在形而在心”。清明祭祀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生命的敬畏,传承文化、敦亲睦族重要的不是一抹香烛、一挂鞭炮、一捧纸钱等形式,而是尊重英雄、慎终追远、感恩重孝的心意。怀有敬畏之心,为亲人写封信、敬杯酒、献盏茶、送束花寄托缅怀之情,或通过家庭微信群、网络追思会、社区集体公祭等形式寄托哀思、慰藉逝者,改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传统文化、宗族家风和生命的敬畏之心。“祭而丰不如养之厚”,只有树立厚养薄葬的新观念,传承下来的才是“清明”的文化内涵而非沦为形式的陋俗。
缅怀先人,贵在心意,重在文明。用网上祭祀的方式传承文化,保护生命,绿色安全文明的清明更重情。
(作者: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局 王维佳)
2024 中国 — 东盟数字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4-08-29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筑梦青春乡村振兴服务团2024年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
2024-07-11拥抱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洛
2024-05-23高中生走技术路线,学什么专业好?往汽车新能源方向发展怎么样?
2024-05-13中考焦虑退!退!退!成绩不理想,如何在择校黄金期快速选择适合自己发
2024-05-13【答疑解惑】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成绩还是很差,不想学习怎么办?读职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