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06 06:37
近期,我校语文组举办了一次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主题的大教研活动。此次大教研活动主要由高三语文组张杰老师分享关于小说教学的相关经验。 在小说的教学过程中,对课本篇目以及考试篇目的小说鉴赏,很难引起...
近期,我校语文组举办了一次以“小说阅读教学”为主题的大教研活动。此次大教研活动主要由高三语文组张杰老师分享关于小说教学的相关经验。
在小说的教学过程中,对课本篇目以及考试篇目的小说鉴赏,很难引起学生心灵上的震撼,这一问题使很多语文老师深受困扰。针对这一问题,张老师的经验分享包含以下内容:
一、认识价值
小说是文学的形式之一。讨论小说的价值,实际上就是讨论文学的价值。人类不但要认识主观世界,而且要认识客观世界,要认识二者的关系。人们渴望揭开人类与世界、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文学正承担着这样的使命。
人们在小说中不断地追问自己,不断地追问世界。人们不知生死有无的奥秘,就有了《聊斋》谈狐说鬼。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从与自然的抗争中脱离出来,文学的目光也从对世界的追问转向对社会的关注。中国的民间传奇小说歌颂着真善美的英雄人物,“三言二拍”就反映着这种社会风气。当生产力进一步发展时,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都在遭受着冲击。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将目光又从社会投向了“人”本身。契诃夫说,“并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情形:丈夫到北冰洋去探险,妻子大叫一声从窗口跳下来。生活中经常是这样的:他和她,在饭桌上吃饭,就这样过了一辈子。”这一时期,情节相对而言开始淡化,作者开始追求无声无息但瞬息万变的内心世界。
阅读小说,其实就是在探索世界,探索社会,探索我们自己。
二、感知魅力
(一)叙事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抒情可以较为直接地表达主观感受,但某些复杂的情感难以直接用语言去准确地表述,于是才有了“欲说还休”“欲言又止”“百感交集”;某些深层的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又过于苍白和无力,引起不了别人的共鸣。
叙事正好可以弥补抒情的两个短板。对于复杂的情感,既然不可言,那便不必言,将读者带入具体的情境中,让其自行体会;对于深层的情感,则制造矛盾冲突,在矛盾冲突中迫使深层的情感在意志和感情本身中释放出来。
比如曹操既宽容大度又生性多疑,既自私冷酷又温情柔肠。他在死前的《遗令》中,有这么一段话:吾婢妾与伎人皆勤苦,使著铜雀台,善待之……馀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二)情节与人物的审美价值
情节的审美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低于人物的审美价值。早期小说注重情节而淡化人物形象的塑造,比如常常因一言不合造成世世代代的仇杀。这种单纯以情节取胜的小说,比如玄幻小说、武侠小说甚至是某些推理小说,其情节具有极强的偶然性,以至于对人类本身来说缺乏一种具有普适性的必然性的探索,因而不能引起多数人的共鸣,更禁不起时代的考验,如快餐一般,满足口腹之欲,却于成长无益。
与之相对的,19世纪开始,现实主义文学将目光投入到“人”本身,情节是为了塑造人物,情节的偶然性带来的是人物的选择、人物的心理上的必然性。这种对于人物的审美,在横向上是能够引起多数人共鸣的,在纵向上是一个时代人物心理的缩影,是具有历史价值的。
因此,相较于情节为中心的审美,人物为中心的审美具有更高层次的审美价值。
(三)示范修改
以某一学生的作文为例,原文的人物、情节,都是十分耿直的,主要表现在人物心里想什么,嘴上说什么,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说话是需要顾及到方方面面的,场合、对象、目的。在保证整体情节不变的情况下示范修改,减少过多的人物语言,加入了更多的神态描写。同一个人流泪,在外人面前,是笑着流泪;当无人的时候,是嚎啕大哭,真正地哭着流泪。
最后半小时,语文组的其他老师也就小说教学提出了各自的一些想法。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我们需要让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把书读厚。第二,关注前沿学术成果,与时俱进。第三,改变的道路不是要推倒重来,而是要继承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解决了老师们关于小说教学的一些困惑,为小说教学指明了方向。我们相信,在各位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学生的语文成绩定会更上一层楼!
(来源:合肥皖智中学)2024 中国 — 东盟数字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4-08-29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筑梦青春乡村振兴服务团2024年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
2024-07-11拥抱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洛
2024-05-23高中生走技术路线,学什么专业好?往汽车新能源方向发展怎么样?
2024-05-13中考焦虑退!退!退!成绩不理想,如何在择校黄金期快速选择适合自己发
2024-05-13【答疑解惑】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成绩还是很差,不想学习怎么办?读职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