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2-01 18:46
为宣传新医改的发展成果,助力“十四五”时期深化医改的稳步推进,近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中国医改周期与管理创新》读书分享会在人民日报社图书馆举办。《中国医改周期与管理创新》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在解读新书时指出,该书的主要思路就是区分不同的医改阶段,抓住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规...
为宣传新医改的发展成果,助力“十四五”时期深化医改的稳步推进,近日,由人民网人民健康主办的《中国医改周期与管理创新》读书分享会在人民日报社图书馆举办。
《中国医改周期与管理创新》的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医改研究中心主任王虎峰在解读新书时指出,该书的主要思路就是区分不同的医改阶段,抓住阶段的主要特征和变化规律,解决主要矛盾。
“医改的政策从‘十二五’到‘十三五’都有重点任务,通过比较分析发现,重点任务的优先级在变化。比如分级诊疗内容,过去没有作为一个制度提出来,在‘十三五’时期上升为制度并且成为五项基本医疗制度(分级诊疗、现代医院管理、全民医保、药品供应保障、综合监管)之首。这个变化升级,从医改周期理论来看,说明改革的内容在升级,改革的阶段不同,阶段的特征和性质不同,彰显出医改不断在进步。”对于“十四五”时期医改应该怎么改,王虎峰认为,从指导思想上应该实现三个转变:首先是公平第一、可及第二;其次是质量第一和效率第二;再次是医生和患者并重。同时,还有优化医改推进的策略。
在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新时代健康中国与深化医改”“‘十四五’期间医改发展的方向”交流真知灼见。
“坚持预防为主和把农村作为医疗重点是基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前会长宋晓梧认为,建设健康中国重点要抓两头——老年人的康养问题和儿童的卫生健康保障。另外,多部门以及中央与地方如何协调推进医改,医改的相关综合配套措施如何完善落地,在“十四五”时期仍然需要继续研究解决。
“医改工作任重道远。”国家卫健委体制改革司副司长王芳指出,在“十四五”期间提出的改革,一方面是对“十二五”“十三五”改革期间很多成绩的延续和归纳总结。对于不太符合的方面,要勇于摒弃、重新思考。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医疗资源处处长王毅表示,分级诊疗制度应该是一以贯之、始终坚持推动的一项工作。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机构联动上来说,既是一个制度要求,也是一个结构性的安排和考虑。医联体建设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一个主要抓手,不管是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这种建立紧密协作关系、密切网络协同的模式,还是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这种松散式的模式,都是为了帮助基层提升能力。
“通过这三年的推动,发现医联体能够把一些好资源下沉到基层,把一些好医生、好技术、医疗管理经验同质化地辐射到基层,真正提升基层的服务能力,这是我们推进医联体的核心要义。”王毅称。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分析说,“十四五”时期的医改必须结合国内国际大局发生的深刻变化。这里面涉及到三个核心的变化:一是使命变了,过去是以治疗疾病为中心,现在是健康管理为中心。二是使命越来越重要,健康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追求。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包括治病的、健康促进的、心理的、环境和谐等等方面的需求。三是树立大健康意识,健康可能是一个领域性的平台,是一种具有引领性、情感性的领域性学科。
“医改阶段论的背后体现的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审中心原主任许嘉齐指出,谈论“新时代健康中国与深化医改”,要站在历史的发展轨迹上看,要把创新作为核心来看,这样医改特征是按照规律变化的。
人民卫生出版社副总经理孙伟表示:“中国的医改是服务于人民健康的,这些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出版领域能够看到,近年来医改做了大量的工作,各行业、各部门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基于东西南北地域的差异,不同地区的医改模式也有着不同的方式方法,我们会以此为选题出版相应的图书,供各个医院借鉴,从而服务于卫生医疗体系建设。”
深圳罗湖医院集团党政办公室主任宫芳芳介绍了医院对于分级诊疗政策落实的探索。“我们主要是从做强基层、建设双向转诊的信息系统以及医疗医保联动这三个方面着手推进。”对于下一步医联体的建设和发展,宫芳芳称,我们主要围绕国务院关于“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中提出来的创新服务体系的要求,继续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把工作重点继续放在预防、放在基层、放在防治管一体化方面,最终实现人民共建共享。
北京二龙路医院院长张秀分享指出,绩效管理、绩效改革就是以驱动发展型、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展方向作为薪酬发放的指针,这样才能调动所有的医护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做好工作,才能把国家的政策和专家的指导更好地内化为医务人员的工作动力,更好地保障百姓健康。
“医改是体制机制创新的一项活动。”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副主任乌日图分析指出,书中将医改划分了三大类型——一是体制改革型;二是管理型;三是体制和管理混合型。这种分法符合实际。体制的创新、机制的改革,是为了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而医疗服务不是由医改直接产生的,而是由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来完成的。所以,政策必须转换成医院管理和服务、转换成为医生给患者施救的办法,这样才有最好的效果。
2024 中国 — 东盟数字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4-08-29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筑梦青春乡村振兴服务团2024年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
2024-07-11拥抱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洛
2024-05-23高中生走技术路线,学什么专业好?往汽车新能源方向发展怎么样?
2024-05-13中考焦虑退!退!退!成绩不理想,如何在择校黄金期快速选择适合自己发
2024-05-13【答疑解惑】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成绩还是很差,不想学习怎么办?读职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