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要走深走实走心

时间:2020-10-23 06:33

核心提示

内容提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后疫情时代,要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

内容提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后疫情时代,要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力量。

  天津北方网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是对我国公共卫生系统的重大考验,也是对宣传思想工作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后疫情时代,要不断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影响力,营造良好氛围,凝聚强大力量。

  后疫情时代迫切要求宣传思想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西方国家借助疫情进行思想文化渗透,贬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论从未停止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发起的意识形态战争对我国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宣传思想工作必须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凝聚人心、统一思想,营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舆论氛围,切实维护好意识形态安全。我们必须强化底线思维,时刻绷紧意识形态这根弦,时刻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深入剖析、准确判断各种困难,科学防范、及时化解各种风险,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我们必须大力加强思想理论武装工作。毛泽东同志指出,掌握思想领导是掌握一切领导的第一位;舆论阵地,无产阶级不去占领,资产阶级一定要去占领。要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理直气壮地摆出自己的立场,毫不犹豫地同反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社会思潮划清界限,斩钉截铁地揭露否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质疑中国共产党领导、鼓吹西方“宪政民主”的险恶用心,充满自信地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只有汇集凝聚人心、克敌制胜的强大精神动力,才能让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信念愈加坚定,斗志愈加强烈。

  要坚持引导群众、增强信心。困难面前,信心比黄金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显政,坚定战胜疫情信心。让群众更多知道党和政府正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对坚定全社会信心、战胜疫情至为关键。在重大疫情面前,信心是决战决胜的底气。要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给群众送出“定心丸”。越是在紧要关头,人们对信息的明确、对政府作为的期待,会变得更加强烈。不仅要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地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还要大力宣传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政府的举措,回应社会的关切,增强战胜的信心。要扎实推进主流思想舆论工作,坚定“主心骨”。同时,紧扣“四史”教育,将我党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攻坚克难的历史过程展现出来,着力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强势,用抗疫精神和革命精神汇集为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坚定主心骨,汇聚正能量,振奋精气神,增强人民的信心。

  要坚持占据主动、凝聚民心。必须用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最大限度地挤压虚假、歪曲的信息,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主动回应国际关切,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要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讲出党和政府为全球抗疫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中国第一时间通报疫情信息,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习近平主席同近50位外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通话或见面,呼吁携手应对疫情挑战;开展70多次疫情防控交流活动,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并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源于面对灾难同舟共济的人道主义精神,源于大国的责任和担当,绝非输出中国模式,更不是为谋求所谓地缘政治利益。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把在抗疫过程中所体现的中国智慧、中国援助、中国担当讲出来,有力回击西方国家的“口罩外交”“外交影响力”论等不当言论。要主动创新话语表达方式,讲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对外宣传亲和力、感染力和吸引力,改变在对外传播上自说自话的话语表达方式,针对国外受众的不同需求,用西方学者和民众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话语体系阐释中国道路,提高“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运用海外受众能够听得清、听得懂、听得进的言说方式展现同心协力、众志成城、集中统一、上下协同、运行高效的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讲实讲透“四个自信”尤其是制度自信的中国故事,将重大疫情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以感性平实、接地气的话语方式阐释出来。

  要坚持关切群众、温暖人心。在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要关注、关心人们的内心。“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宣传思想工作要关切群众,把准人们的思想脉搏,将工作做到人的心坎上,更好打动人心、争取人心、温暖人心。要做到心中有人,走近群众的内心。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视人民群众为亲人,而非路人。视之为亲人,宣传思想工作才能贴人心、合人意,才能有生气、有温度。面对重大疫情,群众难免会出现焦虑、恐慌心态,要及时正视存在问题,时刻关注群众的思想情绪,走进民众内心,做好安抚。善于运用更加贴切、更加温暖的方式普及健康卫生知识、回应热点话题;对于网络上不实的言论和谣言,要积极澄清;对于群众的关注点,要积极回应。要做到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将心比心,才能换取真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良策。要以百姓之心为心,换位思考、使各项工作精准对接群众所盼、民心所向。紧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结合群众思想和生产生活实际,加强经济形势宣传和重大政策解读。善于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辟群众乐于参与的渠道,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使宣传思想工作融入更多暖色调,营造暖人心、感人心的良好舆论氛围。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