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9 09:35
“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5.0,现在只有4.6了。”近期,多地眼科门诊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其中不少孩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近视症状。有商家借机推出各类视力矫正产品,宣称能让孩子摘掉眼镜。据新华社报道,其中部分产品效果不实、资质不明、价格过高,还有些存在损伤孩子视力健康风险。近年来,视力不良问题呈现低龄...
“孩子上学期视力还是5.0,现在只有4.6了。”近期,多地眼科门诊中小学生就诊人数明显增加,其中不少孩子视力下降甚至出现近视症状。有商家借机推出各类视力矫正产品,宣称能让孩子摘掉眼镜。据新华社报道,其中部分产品效果不实、资质不明、价格过高,还有些存在损伤孩子视力健康风险。
近年来,视力不良问题呈现低龄化趋势,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一直高居不下。儿童青少年近视率高企,带火了近视矫正市场,但近视矫正市场却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很多视力矫正机构是在以“矫正视力”之名行骗钱之实。
比如有商家将青少年视力矫正产品包装成“治眼神器”,自称使用了“3D训练”“5D热敷”“6D移动光学”“8D立体光学”等“先进技术”。而且,这些“治眼神器”并不便宜,有青少年护眼机构的套餐产品每疗程价格1.3万元至1.8万元不等。这些据称能让孩子轻松摘镜的“治眼神器”,不仅孩子没能“轻松摘镜”,反倒让孩子的近视不降反升。这些所谓的青少年护眼机构多数都缺乏诊疗资质,不少视力矫正机构只是在工商登记注册,缺少诊疗资质和专业人员。还有近视矫正机构的视力检查结果还是人为操作,如在孩子初来检查时,故意将视力表缩小或加大检查距离,而到孩子治疗后再次检查时,则把视力表的距离拉近,或者允许孩子眯着眼睛反复多次辨认,从而制造出近视减轻的假象。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联合多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工作切实加强监管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医疗技术条件下,近视不能治愈。同时要求,从事儿童青少年近视矫正的机构或个人必须严格依法执业、依法经营。
目前,不少近视矫正机构不仅不能帮助孩子恢复视力,反倒利用了家长急切的心理,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孩子及其家长,这就是诈骗。对于这种乱象,亟待予以遏制,要让违规视力矫正机构受到应有的惩戒。
对此,一方面家长要有正确的认识,不能盲目焦虑,不要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要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检查,而且要认识到青少年近视防控重在预防,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另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近视矫正机构的监管力度,要抬高诊疗性视力矫治人员资质门槛,要制定严格的行业标准。只有各方形成合力才能矫正市场乱象,才能有助于为孩子们“擦亮眼睛”。
2024 中国 — 东盟数字教育与健康促进学术交流活动成功举办
2024-08-29长沙南方职业学院筑梦青春乡村振兴服务团2024年暑期“三下乡”文化艺术
2024-07-11拥抱人工智能助推教育变革 人工智能赋能中小学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在洛
2024-05-23高中生走技术路线,学什么专业好?往汽车新能源方向发展怎么样?
2024-05-13中考焦虑退!退!退!成绩不理想,如何在择校黄金期快速选择适合自己发
2024-05-13【答疑解惑】马上就要中考了,孩子成绩还是很差,不想学习怎么办?读职
2024-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