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13 08:36
内容提要:只有十余个免费公共停车位的道路上,僵尸车一停就是三辆,长期停着不走。而这就发生在到了节假日车位一个都难求的水上公园附近。 天津北方网讯:只有十余个免费公共停车位的道路上,僵尸车一停就是三辆,长期停着不走。而这就发生在到了节假日车位一个都难求的水上公园附近。 市民反映 市民侯先生...
内容提要:只有十余个免费公共停车位的道路上,僵尸车一停就是三辆,长期停着不走。而这就发生在到了节假日车位一个都难求的水上公园附近。
天津北方网讯:只有十余个免费公共停车位的道路上,僵尸车一停就是三辆,长期停着不走。而这就发生在到了节假日车位一个都难求的水上公园附近。
市民反映
市民侯先生给本报打来电话反映,在水上公园附近的苍穹道的免费泊位上长期停放着三辆僵尸车,连轱辘都不完整,被当成了仓库,把小区路口堵得严严实实,反映了多次也没有什么变化。
侯先生说,苍穹道的公共停车泊位是2020年才设立的,但自从立了免费泊位的牌子,就不知道是谁把这几辆车停到了这里,开始了长期霸占公共免费泊位。不仅如此,苍穹道上有的商家还把免费泊位当成自己家的,在上面立禁止停车的锥子墩。甚至还有商家把没有车牌照的车子停在人行道上,挡在宁乐大厦小区门口,当成自家的仓库。给小区居民出行带来安全隐患,也损害周围过往的行人和车辆的利益,更让“免费公共停车位”失去了服务于老百姓的初衷。侯先生无奈地表示,“这种长期霸占免费泊位的僵尸车难道就没有人管吗?”
记者调查
按照侯先生发来的图片和定位,记者来到了侯先生所说的位置。在南开区水上公园东路与士英路中间的苍穹道上,找到了侯先生所说的那几辆僵尸车。其中两辆在苍穹道南侧,靠近宁乐大厦小区入口的东西两侧分别停放着。记者发现这当中一辆标记着“天津卫生监督”字样,牌照号为“津GN××××”的车辆是这条路上的“老面孔了”。
这辆车曾出现在本报1月13日《“卫生监督”车 “下岗”不“下班”》的报道中,当时是宁乐大厦小区的居民反映这辆车长期停放影响小区居民出行安全,后经南开交管部门的帮助找到了车辆的产权单位“和平区卫生监督所”,并证实“津GN××××”车辆确实是和平卫生监督所的快检车辆。同时一位工作人员代表和平区卫生监督所回复“因为去年准备年检送修理单位后被告知没有修复的价值了,因此按照单位相关程序开始对车辆走报废程序。而这辆车原本应该是一直放在修理厂的,他们也不知道怎么就被修理厂放到了苍穹道的免费公共车位上,占用了公共资源,还影响了居民出行。他们马上联系修理厂将车辆从苍穹道的车位上拖走,如果修理厂不能解决,他们单位会自己雇拖车将车辆拖走,尽快将这个车位腾空。”
但令记者没有想到的是,记者这次接到侯先生的反映再次前往苍穹道时,这辆原本按照“和平区卫生监督所”的说法早就已经应该挪走,还车位给老百姓的车辆,120天后还依然纹丝不动地停放在之前的位置上。
而在靠近宁乐大厦小区出口的另一侧,一辆“京EN6837”黄色牌照的中型客车占据着另外一个免费泊位。这辆北京牌照的车辆前挡风和两侧玻璃被人用反光板等进行了遮挡,后面的玻璃被刷上了油漆,从外面没法看到车子内部的情况。记者询问了几位进出小区的居民,一个居民告诉记者,这辆车被门口的商户用来当仓库了,具体是谁也不方便说,随后就匆匆离开。
在这辆北京牌照车子的旁边,记者也看到了侯先生反映的那辆没有牌照,但后备厢上喷着“冀EM”字样的中型客车,就停靠在宁乐大厦小区出口的人行道上,和旁边洗车店在人行道上清洗的车辆、电线杆子和隔离墩一起,把人行道堵得严严实实。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此经过的行人如果想通过都只能从人行道下的机动车道上通过。
在同样的位置,苍穹道北侧,一辆“京P6Y980”的依维柯也是被人用遮光板把前挡风玻璃堵得严严实实,一副要打持久仗的架势。
记者仔细数了一下,在从水上公园东路至士英路,数百米的苍穹道上共施划了20余个停车位。分别位于宁乐大厦小区入口、宁福里小区入口和勤敏小区旁的道路两侧。但有意思的是,占据车位的几辆僵尸车都集中停放在了宁乐大厦小区出口旁,经营餐饮洗车等商户的一侧。
各方答复
随后记者再次联系了“天津卫生监督”“津GN××××”车辆的产权单位和平区卫生监督所,了解为何120天都没能将占用免费公共停车位的占用车辆挪走。经过沟通,一位张姓女工作人员回复记者,目前这辆车还在走报废程序,但他们要求当初委托维修暂存车辆的修理厂立刻前往苍穹道拖走车辆。至于本应在修理厂停着的专用车辆为什么会跑到了苍穹道霸占车位,张姓工作人员表示“我也不知道”。
至于其他长期占用免费公共泊位的车辆记者联系了交警南开支队。随后交警南开支队负责苍穹道区域的属地大队一位警官与记者取得了联系,详细记录了具体的车牌照等车辆信息。并告知记者,他们需要派民警到现场核实情况,因为是外地车辆,需要通过网络查询相关车辆的信息情况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请记者耐心等待回复。新报将持续关注此事。(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