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有的放矢)

时间:2021-02-23 13:37

核心提示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有的放矢) 刘  敏 2021年02月23日08:4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

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新型消费(有的放矢)

刘  敏

2021年02月23日08:4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发展新型消费,使新型消费成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力量,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一般认为,新型消费具有高品质化、精准化、智慧化、自主化等特征,即随着居民消费需求升级,高品质消费日益成为消费者新的消费需求;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消费者个性化消费需求能够得到更精准的满足,提高了供求匹配的精准度;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慧化生活服务正走进人们生活,逐渐成为消费者全新的消费体验;各种电商平台的蓬勃发展及定制化服务的出现,使消费者能够自主选择商品款式、服务方式等,增强了消费者的消费自主性。

  新型消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具有释放消费潜力、连接需求链与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功能,是全面促进消费、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首先,新型消费可以引领新兴产业和新兴消费市场发展壮大,提升需求链发展水平,更好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贯通起来。其次,新型消费需求带动的新型消费业态、新型消费模式发展,能够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与需求链的互动耦合程度,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最后,技术创新是推动新型消费发展的核心动力,新型消费需求的提升会激励和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提升产品和服务的附加值,促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发展新型消费,需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自主可控。自主可控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根基。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部分领域还存在短板弱项,导致新型消费发展的对外依赖度较高,影响新型消费相关产业发展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必须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高我国新型消费供给的自主可控程度。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新型消费发展与技术创新密切相关。我国新型消费领域的基础创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发展面临一些科技瓶颈。必须加快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更加注重基础创新和应用创新的有机结合,强化新型消费的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三是不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是社会购买力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对于新型消费发展至关重要。要进一步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持续扩大国内新型消费需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夯实基础。四是加快发展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是新型消费发展的重要基础,要加快发展新型基础设施,为新型消费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为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人民日报 》( 2021年02月23日 09 版)

(责编:赵竹青、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中央财政百亿元“滴灌”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迎政策红利  近日,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助力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强做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对此,人民网记者专访多位业内专家学者,剖析该项通知对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和意义。… 发改委: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人民网北京2月22日电 (申佳平)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相关新闻

天津:大力推动民生服务领域大数据应用

两部门:至2025年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初步形成

报告:我国消费金融供给仍显不足

安徽优化市场供给促节日消费

青海省大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