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2-03 22:29
内容提要:天津持续改善为老服务,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现实、成为常态。新春走基层,28日,我们走进康宁津园去看看。 2021新春走基层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持续改善为老服务,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现实、成为常态。新春走基层,28日,我们走进康宁津园去看看。25岁的陈明月,是12号楼的...
内容提要:天津持续改善为老服务,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现实、成为常态。新春走基层,28日,我们走进康宁津园去看看。
2021新春走基层
天津北方网讯:天津持续改善为老服务,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现实、成为常态。新春走基层,28日,我们走进康宁津园去看看。
25岁的陈明月,是12号楼的副楼长,负责照料全楼100多位老人的日常起居。这要求她必须熟悉每一位老人的情况。
陈明月的丈夫刘昭,是4号楼的副楼长,两人刚刚结婚一个月,因为疫情,园区实行内外线半封闭管理,小两口决定,在内线坚守岗位。住在宿舍,又负责不同的楼栋,俩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近年来,天津将保障“一老一小”放在重要位置,打造符合地区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市委全会也提出要在老有所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康宁津园是一家新型养老综合体,通过校企合作,这里现在有120多位楼栋管家,平均年龄只有29岁。年轻管家科班出身,学历高、专业技能强,但刚工作,难免有些不适应。园里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以老带新,不仅传授工作方法,更重要的,是给新人们传递养老服务理念。
楼栋管家们的工作多而杂,在服务台,便利贴、日历上记满了老人们的各种需求,即使不在职责范围内,管家也会有求必应,帮助处理各种琐事。
这个搪瓷杯,见证了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杯子的主人田若澜,至今还记得当年的情形。
田若澜老人,今年91岁高龄,13岁参加革命,15岁成为少年抗日英雄,如今,老人入住康宁津园,安享晚年。
在康宁津园,居住着1500多名老人,他们当中,有为了新中国成立、浴血奋战的老战士、有为国家建设倾尽半生的工程师……这些为党和国家无私奉献的奋斗故事,也激励着身边的年轻人。
十四五期间,要“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在康宁津园,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逐渐完善。
临近春节,家属们送来的东西更多了,做好物品的防疫消杀,是管家们最近的工作重点。
健全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培育养老服务新业态。落实全会精神,最近,康宁津园管家部被评为天津市劳动模范集体,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这是起点,一个新的开始。(津云新闻编辑张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