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23 19:48
内容提要:夏末的天津,骄阳暴雨交替,彩虹时现;渤海之滨,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天津北方网讯:夏末的天津,骄阳暴雨交替,彩虹时现;渤海之滨,绿树成荫,生机盎然。永续发展,需“智慧”赋能护航。近年来,天津港集团上下,围绕智慧港口建设,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抢抓港口智慧化转型机遇,...
内容提要:夏末的天津,骄阳暴雨交替,彩虹时现;渤海之滨,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天津北方网讯:夏末的天津,骄阳暴雨交替,彩虹时现;渤海之滨,绿树成荫,生机盎然。
永续发展,需“智慧”赋能护航。近年来,天津港集团上下,围绕智慧港口建设,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抢抓港口智慧化转型机遇,加速实施一批高端高质的重点项目,努力为世界港口转型升级提供“天津智慧”、贡献“天津港方案”、树立“天津港样板”,推动天津港“智慧港口”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不仅如此,一年多来,天津港更开启了智慧发展的新起点:新一代智能集装箱码头开工建设,“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项目列入交通强国建设试点。
攻坚克难,矢志创新。这是天津港集团面对未来许下而的承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绿色智慧枢纽港口,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天津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告诉记者。
智慧赋能港口建设,从“1.0版本”到“2.0版本”,近年来,天津港的智慧港口建设已然迈入了发展的新纪元。“当我们提到‘2.0版本’,我们在说什么?”天津港集团副总裁杨杰敏向记者抛出了一个思考。以天津港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为例,杨杰敏表示,现在整个智慧港口的建设重点是以C段新建的智能集装箱码头为主,称之为“自动化码头2.0版”:“‘2.0版本’相较于此前的自动化码头,在码头布局、工艺流程、设备系统等结构和基础上,将会作出系统性的技术创新。” 正在加快建设中的北疆港区C段智能化集装箱码头,将依托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全球首创的“无人自动化岸桥+双悬臂自动化轨道桥+无人电动集卡”工艺方案,集成自主研发的智能调度、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安防等领先系统,加快建设我国智能化程度最高、建设成本最低、运营效率最优的智能化集装箱码头2.0版,为全球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设树立样板。
回答传统集装箱码头如何走向自动化、智能化和无人化的问题,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但是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天津港集团上下一心,用效率攻关、勤奋攻关、团结攻关。
近年来,天津港集团紧密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港口生产运营模式,全面提升生产运营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全球首创性实现1套TOS系统对全部集装箱码头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管理,建立统一的集装箱数据标准体系,推动调度指挥智能化、资源利用合理化和客户服务便捷化;建成天津港集装箱码头远程操控中心,实现对内集卡的全自动化操作和对外集卡的远程操作,成功打造全球首个在传统集装箱码头上,通过智能技术改造实现的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与李德毅院士科研团队、中国重汽集团联合成功研发全球首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今年初全球首次实现25台无人驾驶电动集卡整船作业,实现码头水平运输的“零排放”;今年6月,天津港全部80台岸桥实现全国港口首家智能理货系统内外理一体化运行,车号、箱号一次识别准确率超95%,并与TOS系统无缝对接,实现了集装箱码头岸边理货操作的智能化、无人化,理货效率提高30%,人员投入减少50%。
解决卡脖子问题,发展独立自主的核心拳头技术,在关键的科技赛道上实现领跑,是我国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重大课题。5G、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这些在民用消费领域耀眼闪烁的名词,在天津港的工业互联网发展蓝图上,屡见不鲜。如今的天津港,更是紧锣密鼓,积极抢占智慧港口建设制高点。
据了解,天津港绿色智慧专业化码头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工程,成为全国唯一入选的港口领域项目。目前,天津港集团持续跟踪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充分发挥港口作为供应链中心节点的优势,打造港口数据信息枢纽、创新服务平台和知识共享体系,推进港口互联网服务产业化。加快推进5G技术应用,与通信运营商合作,在全部集装箱码头重点区域实现深度覆盖;运用VR、3D、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整合港口生产、口岸贸易、物流运输、环境气象、港区交通等数据,打造集调度指挥、市场运营、客户服务、口岸环境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管控系统,建设港口“智慧大脑”,提升运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大力推进港口与海关的信息互通与业务融合,实现海关指令信息对码头作业流程的嵌入式协同,打造全国领先的关港协同新模式。
渤海潮头,智港初成。天津港的智慧港口发展之路走得深远而扎实。放眼东向,码头近处轮船汽笛正在奏起时代的凯歌,唱响属于天津港、属于中国港口的骄傲。(津云新闻记者朱绍岳 摄影马成 吴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