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7-12 13:57
天津北方网讯:小暑至,夏繁盛《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6日23时14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标志着即将“出梅”入伏炎炎盛夏开始登场。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心若清净,自得怡然。境随...
天津北方网讯:小暑至,夏繁盛《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7月6日23时14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标志着即将“出梅”入伏炎炎盛夏开始登场。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心若清净,自得怡然。境随心转,心即平常。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心若清净,自得怡然。境随心转,心即平常。
心若清净,纷扰尽散。入目之处,皆是清凉。
让心静下来,才会在喧嚣的世界里,觅得真正的安宁。
让心净下来,才能在浑浊的世间,拥有无垢的纯澈。
让心境平稳下来,自此岁月静好,不再烦扰。
中医认为,平心静气,可以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既有助于心脏机能的旺盛,也符合“春夏养阳”的原则。所以,夏季养生以“心静”为宜,心静自然凉。
小暑养生提倡“少动多静”,尤其是老人与小孩,以及体质较弱的人,尽量避免在小暑天气中做剧烈运动,以减少损害人的阳气。
这段时间可以在清晨或者晚上比较凉爽的时候,适当进行小幅度比较缓和的运动,比如打太极,散步,慢跑等。
小暑属长夏,阳热下降,水气上升,湿邪易困脾胃。此时要注意清热解暑,健脾利湿。饮食以淡补为主,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
小暑饮食有“三宝”:
莲藕:能清热、养血、除烦。将鲜藕用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食用,有助于安神,改善因血虚导致的失眠。也可将鲜藕切片,佐以小葱清炒,味道爽口,同样也有降暑效果。
黄鳝:性温味甘,属补性食物,有补虚损、除风湿的作用。暑天湿气对寒性、虚性、湿性的人尤为不利,此时吃黄鳝,与“春夏养阳”的养生思想一致,能改善不良体质,起到“冬病夏治”的效果。且民谚有云:“小暑黄鳝赛人参”,此时的鳝鱼不仅味美,滋补价值更高。
绿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绿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
瓜果是含水量很高的食物,且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能有效补充夏日流失的水分。大多瓜类还能清热利湿,是降温防暑的好食物。
给大家推荐一些夏季瓜果的功效及做法。
黄瓜:利水。黄瓜能生津止渴,清热利水,生吃具有控血脂,美白肌肤的功效,但脾胃寒的人最好熟吃。
冬瓜:益寿。冬瓜有抗衰老、减肥降脂、延年益寿的功效。它还是典型的高钾低钠型蔬菜,对高血压、肾病、负重患者大有裨益。
南瓜:滋补。南瓜滋脾胃补中气,是一年四季都可食用的温补食材。体质虚寒的人可多吃,但常腹胀的人少吃。
丝瓜:健脾。丝瓜味甘性凉,能清热利湿、凉血、化痰、止血,有助于顺气健脾、化痰止咳,但胃肠寒的人少吃。
苦瓜:泻火。苦瓜清热泻火,利尿活血,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苦瓜中还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预防坏血病、提高机体抵抗力。但其性寒凉,孕妇和脾胃虚寒的人少吃,禁生食。
1、山楂、荷叶茶饮
原料:
山楂15-30克,荷叶晒干,10克。
做法:
先将山楂切片晒干,如煎水每次用15-30克;
荷叶晒干,每次用10克,煎好后去渣代茶饮。
功效:
中医认为夏天属心,长夏归脾,宜养心健脾,山楂荷叶代茶饮,味酸气香,有清热解暑,健脾开胃,强心降脂的功效,特别适宜心脾两虚,淤血阻络的人群。
2、清炒丝瓜
原料:
丝瓜、红辣椒、青椒、食盐、姜、油。
做法:
丝瓜切滚刀块,青椒切丝,红辣椒切碎;
热油,下葱花、姜片、干红椒煸香;
下丝瓜翻炒至半透明状;
倒入少量清水和盐;
翻炒至汁稠即可。
功效:
小暑节气吃丝瓜有清热解暑的功效。
丝瓜做汤时烹煮时间不宜长,最好能保持丝瓜的鲜绿色泽。
同时丝瓜皮和丝瓜花一起熬水代茶,也有防暑解热之效!
3、苦瓜黄豆排骨煲
原料:
苦瓜300克、黄豆100克、排骨500克。
做法:
先将排骨、苦瓜切块;
先将排骨洗净氽烫后用清水冲干净;
将排骨、苦瓜和浸泡好的黄豆一起放入锅中;
加水没过食材,用大火煮15分钟后改为小火;
再焖煮60分钟,调味后即可食用。
功效:
具有清热解暑,除烦止渴的功效。
苦瓜味苦、性凉,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黄豆味甘,性平,能健脾利湿,益血补虚,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