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08 18:34
内容提要:前不久,天津对外贸易领域又传来了好消息:继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值创6年来同期新高之后,我市3月份外贸继续稳步提升,天津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49.2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出口增长37.5%,进口增长5.7%。在国内外需求拉动总量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得到优...
内容提要:前不久,天津对外贸易领域又传来了好消息:继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值创6年来同期新高之后,我市3月份外贸继续稳步提升,天津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49.2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出口增长37.5%,进口增长5.7%。在国内外需求拉动总量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得到优化。
天津北方网讯:前不久,天津对外贸易领域又传来了好消息:继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值创6年来同期新高之后,我市3月份外贸继续稳步提升,天津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1849.2亿元,同比增长17.5%。其中出口增长37.5%,进口增长5.7%。在国内外需求拉动总量增长的同时,贸易结构也得到优化。
创2015年来同期最高值
位于东丽区的天津富士达自行车工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各种通用、专用自行车、电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最近,这里的业务十分繁忙。企业报关部经理卢丽虹介绍,前几个月,公司的出口值同比增长了近90%。
自行车的热销也映射了我市机电产品的出口情况。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机电产品占到出口总值的65.2%,其中自行车的增幅达到了88.3%。
今年年初,天津印发了《天津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外贸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从开拓市场、优化结构、创新业态模式、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推出28条具体举措。在打造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跨境电商示范园区等载体的同时,我市还借助各类展会平台,支持更多制造型企业和品牌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推动外贸可持续增长。
17.5%的同比增幅,与去年疫情期间外贸基数较低有关,但与2019年同期相比,我市一季度的进出口增幅也达到了8.2%,进出口总值创下2015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月度进出口值连续3个月同比两位数增长,展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贸易结构持续优化
根据天津海关统计分析,在我市一季度的外贸进出口中,几个指标值得重点关注。
一季度我市民营企业进出口表现尤为突出,同比增幅远超全市平均水平,在进出口总值中的占比也进一步提高,达到36.5%。
在各类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的规模代表了企业直接参与国际贸易的能力,一季度,我市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也超过全市近15个百分点,比重持续提升,对我市外贸进出口的拉动作用十分显著。
与此同时,数据显示,天津的贸易“朋友圈”也在越做越大。一季度,我市对欧盟、东盟、美国、韩国和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进出口分别增长了20.6%、3.6%、36.8%、19.4%和4.7%。同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进出口分别增长9%和10.2%。
“一般贸易比重持续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大幅增长,都体现出外贸发展态势向好,结构持续优化。”天津外国语大学“一带一路”天津战略研究院院长冯雷鸣认为,在此基础上,未来RCEP的生效实施将进一步开放贸易和投资,有助于我国畅通区域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政策助力企业“出海”
提升通关效率,发展创新模式,外贸的稳步发展也离不开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近日,一家石膏生产企业将一封感谢信送到天津海关所属新港海关,信中提到了通关模式改革带来的便利:“‘船边直提’为企业压缩了整体通关时间并且节省了多次吊装的费用,每个集装箱会比之前节省150元的物流支出,全年共节省12至13万元人民币的港口费用……在海运成本不断上涨的局势下,海关推出的这一举措,无疑是让更多企业能享受到新模式带来的改革红利。”
近年来,天津持续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涉及进一步简化单证办理、推进通关监管模式改革、加快智慧港口建设、进一步规范港口收费等多个层面。
与此同时,外贸新动能也在不断积聚。自去年7月天津成为海关跨境电商B2B(企业对企业)出口监管试点以来,这一新模式持续显现活力,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今年一季度,全市跨境电商B2B出口货值达17亿元,已超过去年7月至年底的整体规模。
冯雷鸣表示,我市外贸能够迅速走出去年年初的低谷,实现今年一季度的较好成绩,得益于我市采取的一系列稳外贸、促发展的政策。“比如利用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提高物流通关效率、鼓励跨境电商开拓市场等等,这些都有利于畅通产业链和资金链,为外贸企业健康发展创造条件。”(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大方农商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并获批
2023-10-25“贵人码”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实现贵州惠企便民智慧应用全覆盖
2022-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