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10-20 00:28
内容提要:10月17日,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青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他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五依托五带动”扶贫模式,依托中药产业助推脱贫。 天津北方网讯:10月17日,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青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他坚持因地制宜,...
内容提要:10月17日,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青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他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五依托五带动”扶贫模式,依托中药产业助推脱贫。
天津北方网讯:10月17日,天津红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姚小青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他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扶贫,“五依托五带动”扶贫模式,依托中药产业助推脱贫。
姚小青秉持着一颗企业家的感恩之心,先后拟定实施了甘肃渭源、湖北英山、重庆秀山、河南宜阳、河北承德等多个产业扶贫项目,投资超过10亿元,带动参与中药材种植与车间直接就业的人口近1万人,其中工业用工1530人,户均年增收3万元以上,通过工业用工和种植收购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33户。
当归、党参、黄芪、茯苓……在红日药业位于全国的4个扶贫基地内,数十种中药材正在进行加工,这些工厂车间就像一座座“绿色中药材银行”,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支持,让当地的乡亲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2016年,姚小青第一次来到甘肃渭源,面对着群山沟壑和当地贫困群众,一个大胆的想法正在他的脑海中酝酿。“扶贫必扶智,我们向贫困地区捐款捐物进行‘输血’的同时,更要‘造血’,给当地留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载体和产业。”姚小青信心满满。
在那之后的几年间,姚小青带领红日药业集团,充分利用企业在中医药方面的产业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优势,扎实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湖北英山、重庆秀山、河南宜阳、甘肃渭源,姚小青带领公司员工往返于这些国家级贫困县市,用脚丈量大地,用心谋划脱贫,先后在这些地区打造以中药材种植生产基地为中心的系列产业链扶贫项目。以产业发展为杠杆,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地区群众收入,实现精准扶贫。
“种植中药材的农户和来到扶贫基地上班的村民,我们都要进行培训。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从根儿上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这是姚小青经常对项目人员说的话。为根植发展基因,激活地区发展内生动力,阻断贫困发生的动因,姚小青不断摸索扶贫带贫的有效机制和模式,专门制定了 “五依托五带动”的扶贫模式。依托药源基地,带动当地道地药材的种植与采购。采用“公司+农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广泛在贫困地区建立可溯源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推广种植面积4万多亩。2019年,红日药业在全国4个扶贫基地中,收购原药材超过1亿元,带动1万余户家庭实现稳定收入;依托产地初加工车间,带动贫困户就业;依托工业生产车间,带动劳务用工。甘肃、湖北、重庆、河南、河北5个生产基地全部建成投产后,可解决贫困地区就业人口近2000人,全部满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率先稳定就业,平均每个贫困户,年均增收超过3万元;依托企业产品优势和产值规模,带动地方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依托企业社会经济贡献,带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提升全县总体经济水平,全面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红日药业集团扶贫基地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0亿元以上,为贫困地区贡献超过3亿元税收。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甘肃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经过几年的推进,甘肃省党参、黄芪、当归、玫瑰花、款冬花、大黄、半夏、生甘草、板蓝根等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2018年7月,红日药业携手甘肃当地中药龙头企业佛慈制药,在渭源县投资4.35亿元,打造甘肃乃至西北地区生产设备最先进、品种最齐全、质检水平一流的中药饮片生产基地。2020年6月,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引入红日药业成熟的配方颗粒生产技术和全部品种,建设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新增就业岗位300多个。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10亿元销售收入,纳税1亿元,可直接和间接带动近800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现已吸纳13个建档立卡户到工厂就业。
几年来,重庆市秀山县、湖北省英山县、河南省宜阳县先后脱贫摘帽,甘肃省渭源县也在2019年12月胜利完成脱贫摘帽。(津云新闻记者赵颖妍)
大方农商银行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B)并获批
2023-10-25“贵人码”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实现贵州惠企便民智慧应用全覆盖
2022-05-28